《基督山伯爵》的一些启示
以前读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连续看了一个星期才看完。在看的过程圆闷中,总是有立刻要知道迷底的冲动。其实也可以,直接看看书的后面部分就会大概知道。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想沿着作者铺就的路去慢慢欣赏,毕竟在阅读中保持新鲜感与探索的热情是件好事。
这个故事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的悬疑与转折。它讲述的是中世纪一个法国海员——主人公邓蒂斯,在婚礼之日被人陷害入狱,在黑牢中煎熬14年后终于逃脱,并因此获得一笔巨大宝藏,从此改名换姓走上复仇之路的故事。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与雨果的《悲惨世界》诞生于同一时代的法国,虽然在面市后均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广为传颂,但《基督山伯爵》的文学地位被认为是低于《悲惨世界》,因其只侧重于戏剧性情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对当时法国社会现实的笔触不多。
之所以现在提起《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是因为我后来渐渐地发现喜爱它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当中还有不少人可称得上是成功人士。
其实关于复仇的主题,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应是屡见不鲜的,尤其是在中国的武侠小说里更是一再演绎。为什么《基督山伯爵》能有如此特殊的魅力呢?我想这和人们普遍向往财富与能力,渴望得到长久幸福的心态有关。基督山伯爵的人生先苦后甜,在经历早年的巨大苦难后,最启答终成功复仇,过上了神仙一般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故事情节容易得到人们心灵的共鸣,甚至可以成为那些艰苦奋斗中的人们的一种精神安慰剂。书中所描述的那种财富的神秘与巨大,以及财富带来的巨大能力,那种无往不胜的帝王式的霸气,是极具神话色彩的。试问人世间几许人会有这样的幸运?它只是在我们心中描绘的一个美梦罢了。
我有时甚至还会这样想:如果在现实中有邓蒂斯那样不幸经历的人,他也很有可能会在黑牢中无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或是抱恨终生也无法逃脱命运的诅咒呢……悄腔慧为什么没有这种可能呢?因为世间的规则,并不见得一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现实有时就是那么残酷的,并不象文学作品中那样理想,但人还不是一样要活着?
所以,我更看重这个梦带来的启示,小说中那些发人深思的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价值,尤其是法利亚长老,那个睿智的长者为我们这些读者所指引的人生道路。他即使是被关在黑牢中一无所有,也想办法让自已享受思想依然自由的快乐,甚至在极端的环境中也保持自己作为人应有的仁心。当邓蒂斯在计划逃脱时流露出可能要伤害到哨兵的想法时,法利亚长老却对他说:“到目前为止,我始终以为是在对环境作战,但现在你却提出一个和人作战的计划。我能够挖通一道墙,或拆毁一座楼梯,但我却不愿意刺穿一颗心,或夺掉一条命。”“那是因为上天不允许人犯这样的罪,所以阻止了这个想法钻入你的脑中。凡是一切简单易行的事情,我们天生的本能自会阻止我们不离正道。譬如说老虎吧,它的本性喜欢喝血,所以只要用鼻子一嗅,就可以知道它的牺牲品已经闯入它所及得到的范围里来了,它扑到那牺牲品的身上,把它撕得粉碎。那是它的本能,它服从了那种本能。但是人,却正巧相反,人是怕见血的。谋杀不但为社会的法律所反对,而且也是自然的法则所不容。”
这两段话阐述了作为人类,道德存在是必须且应有底线的。当人们为了复仇或是别的目的而采取不恰当甚至是极端手段的时候,那些目的就失去意义了。因为如果是这样,一个善人和恶人从此就没有了分别,恶行不论孰先孰后,它都一样是恶行,一样会失去内心世界的宁静,而没有了宁静,快乐也会离我们远去的。善的世界永远要比恶的世界更宽广和美丽。
当然,这是宗教所教诲的做人境界,宗教只教我们爱人,哪怕是对敌人也要宽恕。然世俗的境界是以牙还牙,冤冤相报,这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境界。
茫茫众生中还有多少人还是执迷不悟,在鲜血弄脏了双手后才最终悔悟,明白人生超然忘我的智慧有多重要呢?
所以,让我们多读些好书以修心养性吧!让好书与我们成为人生良友,成为心灵的一盏盏明灯,伴随我们走过漫漫的人生之路……
世界上有血魔吗
德古拉,尼古拉,即传说中的吸血鬼起源之一,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为什么都认为吸血鬼大多背景是在中世纪的欧洲?这是因为一本最早最经典的吸血鬼文学而造成的。再加上标准吸血鬼总是住在欧洲中世纪那种古堡里,又是活个几百年几千年的,而且吸血鬼又是超级怀旧主义者,所以总让人联想到欧洲那个残忍野蛮的黑暗时代。而这本书造成现代吸血鬼的是Bram Stoker的《吸血鬼伯爵德古拉》(英文《Dracula》)。当时Bram Stoker准备写这本小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关于这为意含恶魔之意的大公的名字。后来就用这名字命名了。而且在欧洲历史上,确实有德古拉这个人。他以残忍而出名。常常将战俘从臀部插入一根长长的木棍然后一直穿过整个身体从嘴巴出来,再将木棍高高树立而起,让战俘折磨而死。后改编成电影《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 Dracula 》。
德库拉一生骁勇善战,在位期间一直与入侵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英勇作战。他曾两次大败敌军,最后战死疆场。德库拉战功卓著,在罗马尼亚人眼中他是一位为抵御外敌的民族英雄。但德库拉性格异常残暴,每每抓获俘虏,都要施以刺刑(即以削尖的木桩立于土中,将敌人刺挂尖端,流血而亡),因此得到了"穿刺王伏勒德"(Vlad the Impaler)的恶名。或许正因为德库拉的残暴,他最终和传说中的吸血鬼融为一体。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德库拉最擅用的刺刑,在斯托克的小说中成了他的致命伤。
在1436到1437年间,德库拉成为罗马尼亚三大公国之一的瓦拉基亚公国的王子。他的家庭在特尔戈维什泰为他建立了的居所,使这里成为高贵的首府。伏勒德跟随他父亲在这里居住了六年。在1442年,由于政治原因,德库拉和他的弟弟Radu一起成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苏丹Murad二世的人质。德库拉在土耳其一直待到1448年。而他的兄弟则待到1462年。这段在土耳其的囚禁经历无疑在德库拉的成长轨迹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在那一时期产生了对生命的悲观情绪。实际上,土耳其人在向他告知他父亲被人暗杀的消息之后(1447年)就将他释放了。同时,他也知道他的哥哥Mircea被土耳其人杀死的消息。亲人的死讯深深地折磨着他,从此他对特尔戈维什泰的人们耿耿于怀。
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他的全名(依罗马尼亚语发音)是弗拉德.则别斯.塔古拉(Vlad Tepes Dracula)。1431年生于今罗马尼亚的西基刷剌(Sighisoara)城。其父弗拉德.塔古勒(Vlad Dracul)当时被纳为“龙骑士”组织的成员,受罗马尼亚地区希其蒙(Sigisuund)国王任命为川索凡尼亚的总督军。据罗马尼亚语来分析,“塔古勒”来自“龙”的意思,表示被纳入龙骑士的尊荣,“德古拉”则是“龙之子”。後来罗马尼亚人将此字与“恶魔”做连结,是受当时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国南部萨克森人用语影。这些萨克森人到罗马尼亚境内躲避荒,行为不检,被德古拉施以极严厉的皮行数刑罚,故私下都如此称呼。当时龙骑士组织具有神圣的地位,由今德国境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创,目的在效忠教庭,使天主教徒免于土耳其的迫害。德古拉因其父的骁勇善战而获此名号,亦因此成为为多瑙河盼瓦拉其亚(Walaget='_blank'>chia)公国的公爵『弗拉德四世』(Vlad IV)。
据史书记载,1442年间弗拉德与其年幼的弟弟因政治因素被送往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作为人质,足足待了六年。这段期间内,不仅是周遭充满敌意的环境,还相继传来其父与兄长被叛变贵族暗杀的消息。十七岁时他在土耳其苏丹的支持下,率军打回瓦拉其亚并夺回政权,上台之後第一件事便是整肃异己,手段苛酷,又用各种严刑峻法对待罪犯整饬国家,最有名的就是穿刺刑。因此他常被冠上帖普Tapes(施以木桩之刑之人)这个绰号。
弗拉德曾在多瑙河盼多次打败数倍于罗马尼亚军团的土耳其大军,解救自己的国家,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在与人交战的时候,善用『奇袭战法』、『彻底的杀戮和掠夺』。真正令土耳其人感到恐惧的是1462年的战役,此战中弗拉德被盟友背叛退逃至首府,当土耳其大军追抵城下时,赫然见到开战时被俘虏的两燃首万多名士兵,都带虚被剥光了衣服示众,并被活活的穿插于长达一公里的木桩上环绕着城池。从嘴部或臀部刺进的棒子四处林立,乌鸦和秃鹰不断的啄食这些死尸,使周围弥漫着浓烈的腐臭味,仍然向前直进的土耳其军队,目睹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景,莫不为之心胆俱裂,了无战斗意志只得撤离。对于在弗拉德公爵面前不愿脱帽的土耳其使者,他命令道:“既然不愿脱帽,那就让他永远脱不下来。”於是这名使者自头上帽顶处被打入铁钉。
诸如此类的故事,阻退了强大的土耳其军队使得诸基督教国家免于回教国家的侵略。同时德古拉公爵见血发狂之名不胫而走,因此『吸血鬼』的称号传遍欧洲。他最后死于布加勒斯特近郊战场,1476年冬,以己身微小军力在无外援之情形下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土耳其军队后来将德古拉的形体四分五裂,首级被远送至君士坦丁堡。在罗马尼亚境内的斯那可夫修道院中所供奉的只是德古拉的灵魂。它守护着罗马尼亚。
弗拉德的暴虐行为,替当时的许多编年史家增加丰富的素材,把他写成一个传奇人物。现在,他的名字已与吸血鬼分不开了。